创益成华·美好社区
成华区第九届公益创投大赛
第七届“成华群英荟”社会创新服务大赛
#6月项目动态#来啦
公益慈善类
01 “与爱同行”狮子社区慈善社区创建项目
机构名称:成都市创想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
项目地点:成都市成华区白莲池街道狮子社区
一、“慈爱客家·心桥计划”客家慈爱志愿队赋能培训活动
6月19日上午9:30,狮子社区三楼会议室迎来一场以“慈爱客家·心桥计划”为主题的志愿队赋能培训活动。本次活动由狮子社区联合成都市创想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,吸引辖区20余名客家慈爱志愿队成员参与。活动围绕“提升沟通效能,守护服务温度”核心目标展开,旨在通过系统性培训强化志愿者专业能力,为孤寡老人、残障人士等困境群体提供更精准、更暖心的服务。培训老师“志愿服务的温度源于沟通的深度,希望此次培训成为志愿者与服务对象心灵相通的桥梁。”
近年来,狮子社区志愿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,但针对困境人群的沟通特殊性仍存在提升空间。部分志愿者反馈,在面对服务对象情绪波动或敏感话题时,因缺乏专业技巧易陷入“想帮助却不知如何开口”的困境。基于此,本次培训紧扣“积极倾听”“共情表达”“伦理边界”三大模块设计课程,既回应志愿者实际需求,也契合社区“以专业赋能传递客家温情”的服务理念。培训师指出:“沟通不是单向输出,而是双向共情,唯有掌握科学方法,才能避免‘无心之言’造成二次伤害。”
培训采用“知识讲授+场景演练”双轨并行模式。首阶段,老师通过PPT展示“倾听技术五步法”,结合案例解析“无效倾听”常见误区,如打断倾诉、急于给建议等。随后,围绕“共情表达”核心技巧,老师引导志愿者练习“情绪标签法”(如“您感到失落是因为……”),并强调需避免“我理解你”等泛化回应。在“沟通禁忌”环节,培训师重点梳理服务重病患者时的“语言红线”,如忌用“坚强点”等否定情绪表达,忌随意承诺“一定康复”等。
本次培训通过“理论输入-实操输出-反思提升”闭环设计,实现志愿者沟通能力的多维进阶。“志愿者不仅是服务提供者,更是困境人群的‘社会支持锚点’,唯有专业与温度并存,才能让善意真正落地。”未来,狮子社区将持续完善志愿队赋能体系,计划开展专题培训,并建立“老带新”督导机制,让“心桥计划”成为社区治理中一道温暖的风景线。
二、“以爱为名·薪火相传”客+熊猫慈善故事分享会
2025年6月30日上午9:30至11:30,狮子社区联合成都市创想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菁华翠庭D区开展“以爱为名·薪火相传”客+熊猫慈善故事分享会,吸引50余名居民热情参与。本次活动以“老有所为、善行邻里”为核心主题,旨在通过真实慈善故事的分享与互动,激发社区慈善活力,传递“人人可慈善”理念,推动慈善事业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,营造邻里互助、温暖同行的和谐氛围。
活动以“慈善故事会”为主线展开。社工首先向居民介绍活动背景与意义,以生动案例阐述慈善行动对社区凝聚力的促进作用,并设置互动环节邀请居民分享亲身经历或见证的善行故事。居民们踊跃发言,讲述帮扶独居老人、资助困难家庭、关爱特殊儿童等暖心经历,现场掌声不断。为增强参与感,社工向分享者发放定制蒲扇作为互动物资,鼓励更多人加入讨论。随后,居民在“慈善心愿墙”前领取心愿卡,写下各类心愿卡等微小善举并读给大家听。活动尾声,全体参与者合影留念,定格善意传递的温暖瞬间。
然后,便民活动开展“慈善义剪”的活动,社区联动爱心手艺人团队为居民提供免费理发服务。十多位理发师们以精湛技艺和耐心服务赢得居民一致好评,现场欢声笑语不断。阿姨们剪完头发后都精神奕奕,阿姨们连忙在呼唤自己的邻居们一起到现场感受义剪服务,多位阿姨表示,此类活动既传递了爱心,又拉近了邻里距离,希望社区未来能常态化开展类似服务。
本次活动得到居民高度认可,大家纷纷感慨:“慈善不仅是宏大叙事,更是点滴日常的温暖接力。”居民们倡议社区持续搭建慈善平台,让善行善举融入生活,用实际行动传递社区温度,共同缔造“人人可慈善、处处有温情”的幸福家园。
02 五爱之家敬老扶弱慈善超市
机构名称:成都多彩生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
项目地点:成华区府青路街道李家沱社区
一、“回忆与分享:老照片背后的故事”活动
2025年6月18日下午14:00 - 15:30,在华油路6号附19号会议室举办了社区公益老人读书会“回忆与分享:老照片背后的故事”活动。活动现场,共计吸引了15位居民参与。旨在通过老照片这一独特载体,激发老年人的回忆与情感共鸣,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分享。
03 “善汇建兴,慈善友邻”—慈善社区建设项目
机构名称:成都家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
项目地点:成华区跳蹬河街道建兴路社区
一、建兴邻里慈善专属IP设计意见交流活动
6月17日下午两点,建兴路社区书记办公室汇集了成都家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、设计师、社区党委书记以及其他组织代表,共同探讨建兴邻里慈善专属IP的设计意见。窗外阳光明媚,绿色植物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为这场富有意义的讨论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。
社区党委书记首先发言,他强调了邻里慈善IP对于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,希望通过此次交流,能够设计出一个既具有社区特色又富有感染力的慈善形象,从而更好地凝聚社区力量,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。
设计师随后展示了初步的设计草图,并详细介绍了设计理念。他提到,这个IP形象不仅要体现慈善精神,还要融入建兴路社区的文化元素,使之成为社区居民共同的精神符号。设计师的发言引发了在场人员的积极讨论,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。成都家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代表指出,IP形象应当具有亲和力和辨识度,便于在各类公益活动中推广和使用。其他组织代表也各抒己见,有的建议增加一些象征和谐与团结的图案,有的则提议在色彩选择上更加鲜明活泼,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。
在讨论过程中,大家不时地翻阅桌上的文件,互相交流看法,气氛热烈而融洽。设计师认真记录下每一个建议,不时点头表示赞同。社区党委书记也积极参与讨论,并适时总结大家的意见,为设计师提供更具建设性的指导。
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深入交流,大家逐渐形成了一些共识。设计师表示,将根据大家的建议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设计方案,力求打造出一个既能代表建兴路社区特色,又能广泛传播慈善理念的专属IP形象。社区党委书记对大家的积极参与和宝贵建议表示感谢,并期待在未来的工作中,能够继续携手合作,共同推动社区慈善事业的发展。
这次交流会不仅为设计师提供了宝贵的灵感,也为社区慈善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这个专属IP将成为建兴路社区的一张亮丽名片,传递着爱与温暖,凝聚着社区的力量。
二、邻里社区慈善服务站(慈善超市)
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、乐善好施的精神,促进社区公益事业蓬勃发展,激发社区广大爱心人士关心、支持、参与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的热情。6月19日,建兴路社区联合成都家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了“和谐商居,邻里共赢”慈善基金公益活动。活动吸引了200余人次参与,得到了20余家商家企业和20多个党支部的积极响应,共募集善款5万余元。
自建兴路社区挂牌“慈善社区”以来,多次开展线上募捐及线下义卖活动,辖区内党员、居民群众等积极响应踊跃捐款,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。社区还联合多家爱心企业共同举办公益活动,旨在汇聚社区慈善力量,推动辖区慈善事业发展。
活动在社区党委书记魏立宣读慈善倡议书中拉开序幕,感谢大家的付出,让社区充满爱与力量。特别提到“慈善+党建”“慈善+社区”“慈善+市场”融合发展的思路,积极探索社区慈善资金长效保障机制。此次活动把公益慈善理念融入社区治理和服务,植入慈善元素,开通线上线下捐款通道,为后期开展的慈善活动奠定基础,营造出“人人参与慈善、人人受益慈善的良好氛围。
紧接着,爱心慈善商家代表发言、慈善文艺表演一一呈现,用歌声传递着坚定与温暖,让人感受到了慈善的力量与美好。社区书画交流会的姚清高老师,以笔墨为媒,表达自己对社区慈善事业的支持,让艺术创作在慈善事业中焕发新的光彩。
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慈善授牌仪式,这一环节不仅彰显社区对参与慈善企业、党支部、居民的高度认可,也激励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到社区慈善事业中来。作为社区慈善事业的重要支持力量,这些爱心企业、党支部等,在这段时间中积极贡献资源、资金和智慧,共同推动社区慈善项目的顺利开展,他们的无私奉献和慷慨解囊,为社区慈善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。
活动结束后,社区党委书记魏立表示:接下来,社区将继续秉承慈善理念,汇聚社会合力,让居民群众成为社区公益慈善的参与者和受益人,通过“以己之力所能及,去服务和成就他人之力所不及”,不断提升社区人情温度和治理效度。
本次“和谐商居,邻里共赢”慈善基金公益活动不仅是爱心人士的汇聚平台,更是基层慈善治理现代化的创新实践。通过构建“党建引领资源整合、专项基金精准滴灌、多元主体协同共治”的慈善生态,建兴路社区成功探索出慈善事业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的新范式。社区以专项基金为载体,将居民善意转化为可持续的公益力量,让慈善文化扎根社区肌理。这种“人人可参与、处处有温度、时时有回响”的慈善共同体建设模式,生动诠释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。
04 “慈善暖心仓·善举联动家”多元化慈善社区构建服务项目
机构名称:府青路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
项目地点:怡福社区浅水半岛小区
一、“父爱如山・便民暖心” 父亲节主题便民服务活动
2025 年 6 月 15 日,由成华区民政局主办,府青路街道怡福社区,成华区府青路 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承办的“父爱如山・便民暖心” 父亲节主题便民服务活动 在怡福社区浅水半岛小区门口圆满结束,吸引超近百人次参与,用实际行动传递温 暖与关爱。本次活动链接成都恒益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参与到活动中来。
活动父亲节为主题,将公益服务与节日祝福深度融合。义剪区,理发师们手持 剪刀、梳子,为父亲们修剪出利落发型;义诊与中医按摩区域,医护人员耐心为父 亲们测量血压、解答健康疑问,专业技师通过推拿按摩缓解他们的身体疲劳;裁缝 师傅则专注于修补、改制衣物,让旧衣焕发新生;磨刀区,磨刀师傅为居民们提供 磨刀服务。亲子 DIY 区域洋溢着欢声笑语,居民与孩子携手制作艾草按摩锤,将做 好的按摩锤带回家送给爸爸,居民与孩子在创意互动中增进情感交流。活动现场还 设置了“爸爸心愿收集”与“想对爸爸说的话”留言墙,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写下 对父亲的感恩与祝福。
此次活动不仅为父亲们提供了贴心服务,也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便民利民服务, 同事在社区内宣传了慈善。未来,府青路将继续开展多样化公益活动,让温暖持续传递,营造和谐有爱的社区氛围。